觀課分享
課堂學習
1. 介紹標靶時,鼓勵用一些比較個人化的問題,引發思考,使其與學員建立個人關係。
「通常配偶哪一類行為表現,會使你覺得反感和惹動情緒?」
「標靶的哪一項 (招式/心法/內功) 是你最期望學習的呢?」
2. 導師分享個案
- 鼓勵主動分享自己婚姻經歷中〝心法〞及〝內功〞的見證。
- 選擇見證要考慮以下原則:
已正面消化及應用了〝心法〞/〝內功〞的見證
(如仍有埋怨、不悅、苦毒、負面情緒、批評成分的,要先處理好,才用於教學)
避免選擇令配偶感到難為情 / 難堪的個案
須事前知會配偶,取得對方同意。
- 分享個案時要對焦,將〝心法〞/〝內功〞具體應用
(觀課時發現的普遍現象,是分享見證沒有呼應“心法”教導)
3. 著意〝互動〞 (避免〝單向〞教學,因易流於傳授知識理論)
導師與學員
- 敏銳留意上課的氣氛及學員的反應
- 多一些提問,查驗教學是否有觸及學員的思考層面
- 可適時邀請個別熟悉或合適學員表達感受或意見 (如代入『應用例子』角色中)
學員之間
- 邀請學員回應其他同學的分享
4. 簡短總結
- 課堂結束前,若能精簡整理,總結該課堂重點,相信對學員消化及反思所學,會有
一定的幫助
分組討論
1. 組長安排
- 成熟組員
- 帶領分享,引導學員對焦討論﹙避免只提供〝宣洩〞情緒機會﹚
- 帶動正面及有建立性的分享
- 協助收集合適議題 / 問題,以便導師回應
- 若未能安排,導師宜遊走各組間,了解討論情況,並適時給予指引
2. 匯報及總結
- 這環節非常重要
- 歸納教學重點
- 糾正有偏差的地方
( 觀課時發現的普遍現象,是導師沒有處理一些離題,甚至一些不太合聖經教導的
分享 )
- 導師需適切回應學員發出 (直接或間接) 的問題 (反映內心糾結、苦毒、呼援) 他們
期待牧者給予支援、提點和教導
家課處理
目的
家課討論目的是觸發思考, 帶動分享交流, 互相學習, 故強調與學員互動是重要和需要的。
現實情況包括 :
1. 順利完成
2. 只完成部份
3. 沒有做
處理方案 :
1. 只完成部份,也邀請分享
2. 曾間歇〝思考過〞的, 也請分享零碎的思緒/感受
3. 即場思想,簡短回應